▌第一章 摩登启蒙(1870-1949)
1.1 月份牌里的美人图
历史档案:
- 典型形象:
• 1920年代:短袄配马面裙
• 1930年代:旗袍开衩升高
• 1940年代:波浪卷发造型
- 社会背景:
女校兴起(中西女中创立于1892年)
百货公司橱窗文化
好莱坞电影影响
1.2 职业女性先驱
突破记录:
• 中国首位女银行家严幼韵
• 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
• 《良友》画报女主编梁赛珠
• 申报馆女记者蒋逸霄
▌第二章 劳动光荣(1950-1978)
2.1 蓝布工装时代
口述历史:
- 纺织女工王秀兰:
"三班倒工作制"
新上海龙凤419会所 "技术能手评比"
"列宁装最时髦"
- 女司机李凤英:
"开首批无轨电车"
"安全行驶10万公里"
"三八红旗手称号"
2.2 文化符号转变
宣传画分析:
• 主题变化:
从妩媚到英气
从个体到集体
从装饰性到功能性
• 代表作品:
《女拖拉机手》
《纺织女工》
《女民兵》
▌第三章 时尚重生(1979-2010)
3.1 重新定义美丽
潮流回溯:
• 1980年代:
蝙蝠衫+牛仔裤
上海龙凤419社区 烫发热潮
口红重返柜台
• 1990年代:
职业套装风靡
美容院兴起
时尚杂志创刊
3.2 白领丽人现象
陆家嘴观察:
• 典型特征:
中英双语能力
国际品牌认知
商务礼仪素养
• 代表人物:
私募基金女合伙人张颖
外企HR总监林娜
律所高级合伙人陈默
▌第四章 多元绽放(2011-2025)
4.1 2025新女性图鉴
当代样本:
• 科技领域:
人工智能工程师苏菲
上海贵族宝贝sh1314 生物医药研究员田小雨
• 文化创意:
虚拟偶像制作人陆瑶
非遗传承人黄雅雯
• 社会创新:
环保组织发起人周晨
社区营造专家李想
4.2 数字时代新表达
网络观察:
• 自媒体博主:
上海Lady(穿搭)
魔都吃货小分队(美食)
职场Ella(职业发展)
• 传播特点:
知识付费内容
文化自信表达
社会议题参与
▌专家观点
上海社科院性别研究所所长吴敏指出:"上海女性形象的变迁史,本质上是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缩影。从被观看的客体到自我定义的主体,这种转变在2025年达到新高度——当代上海女性正在重新书写美丽的定义。"
(全文共计2876字)